運動員是個吃青春飯的工作,絕大部分體育運動,對年齡都有較高的限制。
不過,近些年來,很多達到退役年齡的運動員,依然能保持相當的水準,甚至有一定的統治力。比如NBA的詹姆斯,在40歲的年紀,依然能拿到場均24.4分7.8籃板8.2助攻的驚人數據,是絕大部分球員最巔峰時期都無法企及的。網球界的德約科維奇,在36歲那一年依然包攬了四大滿貫中的3個冠軍,今年38歲的他前三個大滿貫都打進了四強。
你以為他們的“不老秘籍”在身體內,其實還真不是完全在此。來自美國霍普學院的運動學副教授Fiddy Davis Jaihind Jothikaran指出,他們的腦子,也是維持競爭力的關鍵。文體不分家,似乎在他們身上得到了應驗。
在我們的腦部,有一個結構,名叫前額葉皮層,是大腦中負責計劃、專注和決策的關鍵區域。和它對應的是杏仁核,一旦過度活躍,就會劫持表現,導致恐慌、動作僵硬甚至沖動決策。專家指出,頂尖運動員在長期訓練中,可以更好地保持前額葉皮層的功能,從而在比賽的關鍵時刻保持鎮定,拿出最佳的表現。
除此之外,人體內還有一種化學物質,也可以起到關鍵作用,它的名字叫腦源性神經生長因子(BDNF)。BDNF被稱為大腦的營養素,可以提高神經可塑性,也就是大腦通過經驗和重復不斷重塑連接的能力。這種重塑幫助運動員鞏固和強化神經元之間的連接,以更好地控制情緒、管理注意力并精確完成動作。
舉個例子,德約科維奇在比賽過程中,經常會采用深呼吸的策略。這種深呼吸表面上是用來平復情緒,實則在不經意間通過呼吸暫停的方式壓抑大腦中的壓力信號。此時再結合較高的BDNF水平,就可能讓他更快調節情緒、重新校準動作反應,從而比對手更快回到最佳狀態。
雖然運動員也逃不過自然規律,速度、反應和爆發力都會在職業生涯后期出現下滑,但他們的預判、決策和戰術卻可以隨著經驗的累積越來越強,并且更快地適應陌生賽場和局面。也就是說,心理的不斷精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生理的退步。
而且,這不僅僅是針對運動員,普通人同樣可以通過特定的練習,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質,從而在關鍵時刻保持冷靜,做出正確的決策。
專家認為,有氧運動和協調性任務結合在一起,就能夠起到這樣的作用,比如舞蹈、復雜的身體訓練,甚至可以一邊快走一邊解各種難題。合理的睡眠、新技能的學習、正念冥想以及抗壓能力的不斷演練,都可以提升這方面的能力。
如果你的工作和生活中需要這樣的素質,不妨也嘗試進行這些方面的訓練吧,你也可以像這些運動員一樣優秀。
籃球資訊9月6日宣 近日,前NBA球員、ESPN評論員帕金斯、理查德-杰弗森在《Road Trippin'》節目中談到了萊昂納...
2025-09-06就在CBA轉會市場落下大幕后,WCBA球員轉會也正式開始,由于傳聞內蒙古女籃有可能解散,所以很多球隊也是開始的調...
2025-09-06雷速體育9月6日宣 NBA傳奇球星卡梅隆·安東尼將在本周末入選2025屆籃球名人堂。他的前隊友同時也是現在開...
2025-09-06近日,FIBA官方曬出了對目前正在參加男籃歐錦賽的土耳其頭號球星申京的采訪,在采訪中申京談到了在NBA中最難防...
2025-09-06北京時間9月6日,金州勇士有三條消息傳出,一起來看看吧。首筆簽約出爐今日,據nba記者Rob Murrows,消息人士透露,勇...
2025-09-06